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中年人的情爱观念,这部电影讲透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21   浏览次数:212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阿呆

人丑还颜控的追星狗子在此

随着上周五《误杀2》、《雄狮少年》的入市,贺岁档终于有了热闹的气氛。

本周五还有这么一部爱情喜剧,加入贺岁档,气质很独特——

《爱情神话》

《爱情神话》的独特气质,从早前释出的30秒定档预告中就能窥得一二:大量沪语台词,中年人与儿童的打趣对话,还有生活化的细枝末节中透露出属于魔都这座城市的十足烟火气。

一句话,《爱情神话》是一部与上海这座城市深度绑定的电影。

故事背景发生在上海,镜头聚焦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一男三女和他们各自的生活境遇,片中大量的沪语方言对白将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气质彰显无遗。

为了与这气质契合,《爱情神话》更是请来了“全沪班底”:

饰演上海爷叔老白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徐峥,他不但主演,还担任了本片监制,为电影提供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细节。

片中三位性格迥异、各有风情的女性角色,则分别请来马伊琍、吴越和倪虹洁饰演。

其中马伊琍与吴越同样出生于上海,两人亦与徐峥同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唯一非上海籍、非上戏毕业的倪虹洁,也毕业于同济大学,在上海有多年生活经历。

就连老白的好友老乌这么一个“配角”,导演请到的也是同样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戏的周野芒。

这套班底一亮相,说《爱情神话》是“上戏团建”也不为过了。

但对观众来说,“上戏团建”不过是看点之一,更重要的是,这群从小浸淫在吴语中的本地演员,了解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的时尚、前卫与包容,更了解这座城市街头巷尾、弄堂里外的人情冷暖、烟火人间。

这一点,恰恰是90后新人导演邵艺辉试图通过这部导演处女作表达的内容。

在她的眼里,上海这座城市既现代又包容,可以让人更体面、更有尊严地活。

她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全都化作了剧本中那些非常生活化的细枝末节,而这样充满女性创作者的细腻触感,也第一时间打动了徐峥和所有主创。

我们熟悉的新人导演拍摄长片处女作时,常会选择自己或者身边的故事,有感而发表达自我。

偏偏作为新锐电影人,邵艺辉不但北影毕业却召集上戏班底拍上海故事,作为一名90后,她的第一部电影还选择讲述一个“中年人的爱情故事”。

在她的故事里,老白(徐峥饰)是一位典型的上海爷叔,自称杂家,专教老年人画画。机缘巧合下,老白的人生与三个女人产生了交集。

李小姐(马伊琍饰)是一位典型的上海女性,带着女儿过着单身生活,有规则感,有距离感,对自我要求和两性关系都非常高。

在导演邵艺辉的解读中,李小姐这个人就是“她也可以要你,也可以不要你,但她要的一定是爱情”。

蓓蓓(吴越饰)则是老白的前妻,她总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认为离婚后丈夫仍然属于自己,轻易将爱情和亲情混为一谈。

格洛瑞亚(倪虹洁饰)则是一个有钱有闲老公失踪的富婆,她的日常总是咋咋呼呼自由奔放,三个女性角色里,她最是敢爱敢恨,也最是向往自由。

用摄影指导陈军的话来说,李小姐是一块冰,蓓蓓是一杯温开水,格洛瑞亚则是一团火,三个女性角色诠释着三种完全不同的美。

但她们也有共同点:她们人到中年,经济独立,有着自己坚持的行为标准和人生准则。

这样三位女性一夕间全都出现在老白的生活里,三女一男的爱情生活可想而知会有多精彩。

但这仍然不是《爱情神话》这部电影最大的看头。

虽然电影打出“不管几岁,爱情万岁”的宣传语,预告中也竭尽所能展示老白斡旋于三位女性之间的“美事”,但《爱情神话》真正的故事,是在三个女性角色李小姐、蓓蓓和格洛瑞亚之间展开的。

片中她们有各自的生活,也有各自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困局,尽管如此她们仍然积极面对乐观生活,面对柴米油盐的日常耐心细致,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也敢于追求不惧失败。

用主演马伊琍的话来说,她们都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人。

而这份人至中年的旺盛生命力,或许才是《爱情神话》试图传递的精神信仰。

一开始三位女性会围绕老白产生一些误会和敌意,但一旦她们不再在乎这个男人,三个女人之间的矛盾就荡然无存,甚至会有愉悦的姐妹情谊就此诞生。

就像电影发布的剧照中,原本是情敌的李小姐和格洛瑞亚分坐餐桌两端,配上的文字却是“圆桌不仅可以谈判,还可以互相欣赏”。

三个女性角色诠释的爱情、婚姻和友谊,才是这出海派好戏真正的看头。

这也是导演邵艺辉的出发点,在采访中她说:爱情是个有意思的命题,中年人的爱情里感觉“爱”没有那么重要,但有很多“情”的部分,有时候甚至友情比爱的比重更大。

对于爱情、对于年龄,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解,《爱情神话》所讲述的故事,不同的人看后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2021年还剩下最后一周,不如就趁这部电影上映的档口,约上想约的人去看看上海市井的“中年爱情”。

顺便认真思考一下,即将迈入新年又长大一岁的自己,想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吧。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