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令狐冲达到了无剑境界,他比杨过强?你看金庸说杨过到了何种境界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22   浏览次数:230

尽管《笑傲江湖》未必是金庸笔故事中人气最高的一本书,但其中的主角令狐冲还是十分受欢迎的,他那放浪不羁的性格是被不少人追捧,仿佛行走武林的侠客就该是他那样。

不过令狐冲这个角色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他这人是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比如那田伯光不知祸害了多少姑娘,在古代,毁人清白那可是天大的事,一个姑娘因此寻死腻活是很正常的,可令狐冲似乎不在乎,他与那田伯光也是以兄弟相称。

(田伯光剧照)

除此之外,令狐冲的武功也一直是被读者诟病的地方,不过多数人可能有所不知,在《笑傲江湖》的故事结束之后,令狐冲是达到了堪比独孤求败的境界,那么同为独孤求败的传人,难不成他比杨过还强?

一、后期的令狐冲,达到无剑境界

《笑傲江湖》表面说的是武林纷争,其实焦点并不在于武功对决,而在于强调“人心叵测”这四个字,书中的角色是将尔虞我诈诠释到了极致,无论正派还是反派,几乎都是颇有心计,主角令狐冲反倒是与书中群雄显得格格不入。

或许正因为书中并非强调武斗,所以主角令狐冲的战绩并不出彩,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狼狈,他在书中输过不少对手,比如青城四秀、田伯光、成不忧、任我行、岳不群、东方不败等人,他不是已经受伤就是正在前往要受伤的路上,几乎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

(令狐冲剧照)

直至书末,也很难说他就是书中的第一高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将来的他没有提升,身怀吸星大法、独孤九剑以及易筋经的上限是难以估量的。

原文道:“古人前辈说道,武功到于绝指,那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求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

(澄观、韦小宝剧照)

所以别看令狐冲年轻时总吊儿郎当,后来也的确是达到了堪比独孤求败的境界,能无招胜有招。

二、剑魔的理解,剑术的五个境界

无招胜有招算是什么水平?从独孤求败提出的武学理念来看,其实就是最高境界了。

最先了解独孤求败的人其实是杨过,他在神雕的指引下进入了独孤求败的剑冢,继而发现了独孤前辈留在剑冢中的几柄剑,而那几柄剑也恰好对应着独孤求败习武的各个阶段。

书中提到他在弱冠之前用的是一柄利剑,那柄剑旁边刻着“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这不难理解,对于练剑的新手而言,自身武功水平有限,自然要依赖武器的锋芒克敌。

到了二十岁之后,独孤求败便开始用那“紫薇软剑”,软剑有何特点?相对于普通的剑而言,它自然是更难被驾驭的,所以此时的独孤求败一定是在剑技上有所突破了。

(独孤求败剧照)

再到三十岁之后,独孤求败改用玄铁重剑,那剑旁刻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重物自然不是仅靠蛮力就能驾驭的,可想而知此时独孤求败在内力上已有所突破。

再到四十岁之后,他便达到了木剑境界,说是草木飞花皆可为剑,继而达到无剑境界,这便是独孤求败提出的习武的五重境界。

如此看来,后来令狐冲达到的是无剑境界,而杨过则是选择使用玄铁重剑,后来在自创黯然销魂掌之后便基本放弃了剑术,武功境界也就始终停留在“重剑”的阶段了,那么杨过的武学境界是比令狐冲低了三个级别?

其实不然,五重剑境不过是独孤求败提出的理念,而杨过所触及的高度其实比独孤前辈更高,自然也是比令狐冲要高的。

三、杨过的境界,棋术中最高的评价

杨过后来放弃了剑术,没继续在这方面提升自己,如何超越令狐冲的无剑境界?其实很简单,相对于令狐冲而言,杨过的优势有两点,一是他的武功集百家所长,等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然,令狐冲也学过不少前辈的武功,但不如杨过多。

二则是杨过后来有自创神功之举,而金庸强调过,能够自创神功的人,上限自然是要比单纯继承前人武功的人要强的。

原文道:“须知练武与治学、技艺、创业,道理并无二致,若是依旁人门户,最高也只能到达中上的境地,一味抄袭模仿,终是难有大成。杨过理会到了这点,这才起始自二流手进入第一流之境。”

而杨过所达到的究竟是何种境界?书中用到了四个字来概括,即“入神坐照”,原文如此说道:“当十五年之前,杨过的武功已远非这老妇所能及,这时他内外兼修,渐臻入神坐照的化境。”

(杨过剧照)

这入神坐照该如何理解?其实这事还得提及金庸的偶像吴清源,那是被称为棋圣的一位老先生,而风清扬和独孤求败的原型就是以这位前辈创作出来的,而在围棋领域,《棋经·品格篇第十二》就有提到:“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

那入神坐照正是围棋中最高的境界,金庸把这描述用在杨过身上,不就证明杨过的武学境界是最高的吗?至少是比独孤求败提出的那“五重剑境”要高。

所以即便令狐冲后来达到了无剑境界,其武功水平多半还是不及杨过的。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