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播放2.8亿,粉丝破千万,他凭什么成B站第一网红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22   浏览次数:189

说到谈话节目,有个节目绝对算是个“奇葩”。

别人的谈话节目,温情的有,犀利的有,深剖社会现象的有,颠覆人物形象的有,聊些家长里短的也有。

但是很少有谈话节目每次上热搜都是因为主持人的言语或者观念。

然而《十三邀》做到了。

更厉害的是,这个节目虽然大部分时间都默默无闻又随性得可以,但居然做到了第五季。

《十三邀》第五季

这个节目请过的嘉宾很多,大咖更是不少,然而每个人都没有主持人许知远更有名,即便不少观众在看这个节目之前并不知道许知远是做什么的。

在节目里,他表现得也不太专业,不cue流程,不引话题,甚至还经常尬聊,甚至输出偏见,导致主持人和嘉宾争论起来的“奇景”。

再加上节目的随性,无论是录制地点还是聊的内容,都没有什么特定规划,想到哪儿走到哪儿聊到哪儿。

于是这个节目的热度一直不是很高,受众群体一直很小。

不过第五季第一期,终于请来个压得住许知远的嘉宾——教刑法但红于B站的罗翔。

这里说的压得住不是指咖位,毕竟许知远可不是什么因为对方咖位大就不挑战对方的人,这里说的是见识见解经历和表达能力。

也是这一期,直接带着第五季冲破9分大关,居然进入了口碑综艺的圈子里。

大家应该都知道罗翔老师吧?

去年年初红于小破站,刑法老师,各种奇葩案子信手拈来,举例必用“张三”,以至于“张三”先于傅慎行成了犯了几乎整本刑法的沙雕男人(有时候也会变成女人)。

不到一年时间罗翔老师在B站斩获1100多万粉,播放量超2.8亿,成为B站顶流网红。

罗翔身上有个最大的矛盾点就是身份的变化,他原本是个普通的大学法律老师,结果摇身一变变成视频网站流量客观的网红。

他本人是没能适应这种身份的变化的,于是心里有感而发,就发在了微博上,结果被攻击得退出微博。

他在《脱口秀大会》的跨年节目上还在说这件事,有些事可以一直存在心里,但千万不要发到网上。

他在节目里提到了一个挺常见的身份错位,因为在大城市混,于是亲戚来北京看病,让他帮忙挂号。

但是真正混过大城市的都知道,大城市里没那么多关系好讲,而且每个人又渺小得很,纵使你是大学教授,去医院也得乖乖自己排队挂号,挂不着就得找票贩子,还不知道票贩子有没有骗你。

他倒是自我开解了一番,如果票贩子骗他,他可以诉诸法律。

这种身份的错位还表现在小时候想的和长大以后面对的现实。

以前看书的时候,都以为那就是未来的方向,然后很久以后才发现,自己信仰的东西是多么小众,多么边缘化。

而对于自己为什么能走红,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民众心理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在我的这些小视频中得到了回应。”

但他对这份走红抱着平静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恐怕就是昙花一现,因为人能影响的人是非常少的,有些人不过是被感动,并不是被影响。

他这样隔着屏幕的“影响”,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而对于法律相关的人都会被问到的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法律或许确实有所不足,不过跳过程序正义后,情况只会更加恶化。

程序正义是可以修正和评定的,结果正义并不能。

大家都觉得李白的那首诗描写的结果很爽,然而世界真的是那种情况的话,只会是一团乱麻。

民众多是希望一种程序正义,但是法律从业者,一般都在坚守着程序正义的阵地。

除了专业相关性的东西,他们还探讨了人性。

罗翔提出,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你知道了,却做不到。

或者做了,却事与愿违。

这就是人的局限性。

其实罗翔这样的高知特别适合《十三邀》这样的节目,思考的相互碰撞,能碰撞出不少道理,而面对许知远总是带着“偏见”的见解,罗翔也能给出明确的解答和疏导,不会是尴尬的硬刚。

更何况,他们还有着不少相似的地方,随便聊聊就能十分高端。

第二期请来的是五条人乐队。

如果第一期是知己相遇,那第二期就是冤家对撞。

这一期他们聊的话题没有第一期那么深刻,但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对上梗,倒是挺有意思。

比如第一次见面,一向随意的仁科穿了西装,而许知远却穿得很随便,为了让他能放松一下,许知远建议他把西装脱了,他则表示,我感觉一下。

五条人乐队原本是寂寂无名的一个民谣乐队,2020年通过《乐队的夏天》第二季闯入大家视线。

等到了解多了以后大家更是发现,他们不仅有才,还活得非常有意思。

之前看访谈节目,遇到做音乐的,一般都会很特别,他们的想法总是奇奇怪怪的,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很好玩。

比如仁科提到自己印象很深的一个日本乐手时说:“他一直戴着墨镜的,无论多黑,但是有一次,他把墨镜摘了......在阳光最刺眼的时候。”

他觉得这个很酷。

可能很多人会一脸茫然,但是能踩到那个点的人才能感觉到那种精妙。

而这一期采访,大部分时候都是处于这种状态下。

问到最近有什么人生感受,回答是,“来不及思考。”

提到走在路上会不会想着成功的事。

回答是,做摇滚的不会想成功,只会想成精。

说到现在有钱了,想买架钢琴。

许知远问,不想买个房子嘛?

仁科表示,对这个不感冒,就只是想买架钢琴,然后回来乱弹。

没什么大目标,但那些小想法却能戳中人心。

非常有搞笑幽默段子的感觉了,但这确实是他的内心想法。

真实、不做作、有意思。

这就是五条人,没红和红了的时候没有区别。

《十三邀》这个节目其实局限性很大,因为流程的不固定,主持人的“不专业”,请到没什么想法的嘉宾就会很糟糕,而且经常碰撞不出什么火花来。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节目做多了终于有了经验,第五季前两期这两个嘉宾都请的特别对路,看他们随便走走聊聊也很有收获。

不过还是那句话,因为流程不明确,所以安利的时候内容也没什么逻辑,这种随性又深奥的感觉,还是得亲自看了节目才行。

这两期,一个深奥一个随性,任君自选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