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新片票房惨淡,自砸招牌也要坚持冒险,65岁的李安魅力到底是?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8-17   浏览次数:137

10月18日,万众期待下

李安

新作《双子杀手》上映。相比上映前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期待,观众评价似乎并不如预期。

从数据上看,IMDb评分只有5.7,豆瓣评分仅7.1,和前作《喜宴》《推手》等相比,显得不温不火。

4K120帧的技术创新,被观众认为喧宾夺主,而诞生于90年代的剧本,早已不能打动观众的心,被不少人吐槽过于俗套。

面对差评与质疑,一贯温润羞赧的李安,表露出一贯的坚定:

“故事上是退了几步,还是希望大家多担待。只要有人继续投资120帧,我就会一直拍下去。”

这位不善言辞的导演,依旧温柔地以一己之力,对抗着传统,推翻固有印象。在电影技术日益精进的时代,他始终在探寻人性的深度,还原人与人之间最初的情感与羁绊。

01 “文化苦旅”

少年时,他是跟随家人漂泊来台的外省人,长大后,他是独自留学在外的纽约客。异乡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给予他的除了坚强不服输的性格,更有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共情能力。

他在光影流转中,寻求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

儒家文化的耳濡目染造就了李安温润如玉的气质,也深深影响着他的电影创作风格。“

隐忍

”的情感表达,成为其作品的鲜明特色。

《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艾玛·汤普森 饰)得知意中人并没有结婚喜极而泣,凝噎失声。巨大的情感波动在李安的镜头下显得静态而又克制。他深谙故事所在的时代对情感的束缚,酣畅淋漓的爱情背后是牵动人心的压抑与伤悲。

而在电影

《断背山》

中,李安则隐忍地探讨着禁忌之爱。深邃的大山,静谧的流水,一段如歌的爱情与隐藏的秘密。

“人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一个夏天的故事,承载的是一辈子的回忆。烟花已灭,往日激情褪去,化为二人心中永恒的秘密。

当被问及如何拍出《断背山》这部作品时,李安耐心回答到:“我拍了许多女性电影,显然我也不是女性呀,我想我们做艺术的有一些天分吧,用假借、形容的方式达到写真的目的。”

李安注重从细节部分揣摩,将两个男子内心最不易察觉的情感脉络细致的表达出来,这就赋予了这部电影高远而不失含蓄细腻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了无数中西方观众。

02 叛逆的孩子

传统的中式家庭中,李安是被寄予厚望的长子,也是父亲心中的“离经叛道”者。成绩达不到标准,性格也不如父亲期待般坦荡、直爽,李安自嘲自己是

“不合格的儿子”

,直至最后也没能实现父亲的期许。

因此,李安的作品中总是少不了对父子关系的探讨,以及恋父与弑父的俄狄浦斯情节。他像一个执着的孩子,在作品中寻求着父子关系的平衡,试图实现与父亲的和解。

《喜宴》最后,戎马一生的父亲在最后经过机场安检时默默举起了双手,这似乎象征着一种投降,对一种文化的接受与认同,对儿子生活现状的理解。

而在《推手》中,

“中国式亲情”

则更为直接地表现出来。李安借“推手”探讨了父子关系在他国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定位与平衡。

巨大的文化差异下,生活摩擦不断,儿子儿媳婚姻生活岌岌可危。寄人篱下的生活,寻不到理解与快乐的父亲离家独自谋生。

“不必找我,天下之大,岂无藏身之处。赁一小屋,了此残生。事事如过眼云烟,原本不该心有挂碍。”

一纸之书,是父亲做出的让步,也是对自己尊严的最后保留。但影片并没有停留在父亲落魄生活之处,而是定格在父亲与相识朋友相遇的午后。

两位老人的搭腔与沉默,在阳光下戛然而止。这是属于李安的克制,也是他的温柔之处,谁说这次相遇不会成为二位老人新生活的开始呢?

在新片《双子杀手》中,李安再次聚焦“父权”,通过认清父亲的控制并挣脱,实现寻找自我,重新出发的转变。

03 拓路者

“全世界只有我在这么做,我不知道是世界错了,还是我错了。”和捍卫着旧世界的同龄人不同,李安一直在不断突破,寻找影像中的另一番美感。

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令人惊艳的3D效果,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次突破使用120帧,李安一路探索,成为行业的引路人。

前路漫漫,创新并非易事,而李安凭借着对电影艺术的热爱缓慢前行着。

“的确有很多困难,但如果自己能帮助大家蹚一蹚前面的路,好像也不错。”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