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当刘德华、谢霆锋都入围不了影帝提名,意味着港片的“真正衰落”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188

2001年4月29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里,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典礼的颁奖仪式,如期举行。

在番茄君看来,这可能是金像奖历史上最华丽、最精彩、也是最星光熠熠,神仙打架的一届。

梁朝伟、吴镇宇、梁家辉、周润发、刘德华五人角逐影帝。

不仅如此,那届金像奖,还有很多其他光环。

当年的影帝梁朝伟同时也是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这是那个年代属于华人的最高电影成就。

而2000年的时候,全世界折服在港片脚下,《花样年华》征服了欧洲,《卧虎藏龙》征服了北美。

而第20届提名的这五位男演员,个个都是影帝,如果只算金像奖、戛纳电影节,仅这五个人就拿下了25座影帝奖杯

那是华语电影真正的巅峰,也是香港电影在之后20年里,无法企及的成就。

最近,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放出,对比20年前的颁奖礼,番茄君唏嘘不已。

此前,面对“港片已死”的论调,我总是不愿意承认。但每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名单的放出,又再一次次提醒港片已经衰落的不争事实。

这份第40届提名名单,去年在《怒火重案》中表现很好的谢霆锋和在《拆弹专家2》中贡献优秀演技的刘德华,都没有被提名,林家栋则因为《手卷烟》和《智齿》被提名两次。

林家栋被提名,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港味最浓的两部商业电影在表演类奖项上挂0,既说明了香港电影注定在小圈子狂欢的不争事实,也说明了港片正走在“自己玩儿死自己”的最终宿命。

一、什么是“港片”

在年轻观众心里,“港片”可能是怀旧的代名词,但在70、80甚至90后心中,港片就是一座电影丰碑。

在我心里,关于港片有两个明显的关键词。

第一个,叫定义。

港片定义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定义了华语电影的边界。

就拿开头的第20届金像奖来说,当年香港电影叱咤风云,在全世界刮起了一股“港片”旋风。

80到90年代的动作电影席卷欧美,催生了李小龙,成龙这样的国际动作影星,当年的港片潮流就像今天的韩流一样,喜欢韩国整容、韩国女团和韩国明星的小年轻们不知道,那些年在韩国最流行的,是港片。

《请回答1988》里,成德善的两个闺蜜,一个叫祖贤,一个叫曼玉。

电视剧里播放着张国荣的电影,剧中角色口口相传的,是《英雄本色》里周润发小马哥的情节。

那时候,韩国夸一个女孩好看,最标准的话叫“长得像王祖贤”。《卧虎藏龙》横扫奥斯卡,《花样年华》征服欧洲观众,华语电影在香港这颗“东方明珠”的璀璨光辉下,迎来自己的最高峰。

其次,香港电影定义的,还有审美。

80到90年代的香港女星,美得千姿百态,不可方物。

林青霞的英气,王祖贤的风情,关之琳的美艳,邱淑贞的性感,张敏的妩媚,李嘉欣的贵气,朱茵的灵动,李绮红的甜心……

我们不喜欢当下五官相似,毫无辨识度的网红脸,就是因为我们从小时候,就被港片中的女性塑造了关于“美”的认知。

美是自然不是人工,美是娇艳不是媚俗,美是各有特色,不是千篇一律。

这种对审美的重塑,与香港电影重塑华语电影暗暗相合,其实进入新千年,香港电影已经开始日渐式微,但20届金像奖那几年,的确是港片最后的巅峰。

而金像奖作为港片的狂欢,那时候百家争鸣,包容性十足。

你能看到优秀的文艺电影,也能见到票房冠军,你能看到不同的题材,也能找到商业大片。

1986年,《英雄本色》拿到金像奖最佳电影,同时以3465万港元拿下当年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1993年,《新不了情》拿下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影后等六项大奖,同时以3115万票房,成为最卖座的文艺电影。

2001年,《少林足球》11提7中,周星驰成为唯一一个主演导演同时获奖的香港影人,同时其香港票房突破6074万,夺下2001年度香港最卖座华语电影冠军。

2004年,一部《功夫》16提6中,摘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等6项大奖,同时以6128万的香港票房冠军、1.0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以及中1.73亿人民币的2004年度票房冠军的成绩,创造了港片的票房神话。

那时候,金像奖的宗旨,就是选出香港乃至华语电影里最好的电影,无论它卖座与否。

如今,金像奖到了第40届,变得更好了吗?不见得。

二、当谢霆锋和刘德华都入围不了影帝提名,则意味着港片的“真正衰落”

在金像奖最卖座的10部电影里,有四部是刘德华的作品:《桃姐》《投名状》《寒战》《无间道》。

可以这么说,那时候的刘德华,完美兼顾了艺术性和商业性,其影片既有港片的风味,又有过人的演技,也符合金像奖的评奖标准。

反观这次的提名名单,其实能看到端倪。

在这些提名中,有三部内地观众甚至都不熟悉,是典型的文艺片。

《妈妈的神奇小子》逆袭《怒火·重案》,拿到了香港暑期档冠军,事实证明,这种讲述香港风华的小众文艺电影,也只有在当地卖的出去,而本片在内地的票房,仅有可怜的1776万

《浊水漂流》的票房香港本地仅有650万港币,《手卷烟》也仅有735万港币入账。

口碑上来说,比起《怒火·重案》的7.2分和《拆弹专家2》的7.5分,《妈妈的神奇小子》仅有6.9分,《手卷烟》也仅有7.1分。

不过,相比来说,《怒火·重案》香港票房2638万和《拆弹专家2》的1939万,似乎对香港本地来说不过尔尔。

但相较而言,《梅艳芳》在内地也仅有8000万票房,相对于电影乏善可陈的质量和流水账一般的剧情,这8000万还是吃了“梅艳芳”的情怀。

而《拆弹专家》票房则高达13.1亿,《怒火重案》更是达到了13.28亿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番茄君在说什么了。

香港电影金像奖,正在慢慢陷入一个自毁的窠臼,如今的提名和评奖,有两个颇为明显的问题。

第一,是没有了巅峰时期的包容性。

为什么这么说,从影帝的提名中就能看出来。

《手卷烟》和《智齿》中,林家栋的表演确实可圈可点,可完全没有必要一人提名两个影帝,玩儿左右互搏的把戏。

《妈妈的神奇小子》中的演员梁仲恒,表演虽然可圈可点,但番茄君了解过这部电影的质量,要说作为“金像奖”这样重量级奖项的影帝提名,还差点意思。

更让人意难平的是,《怒火·重案》中邪魅狂狷,演技大爆发的谢霆锋,最后连个提名也没捞着。

抛却“陈木胜导演遗作”这样的光环,《怒火·重案》是近些年少有的港味纯正的电影,是优秀的港产商业类型片,谢霆锋的演技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却被组委会忽视。

其次,《拆弹专家2》中贡献了优秀演技的华仔刘德华,这次没被提名,也是滑天下之大稽。

刘德华60岁,14次提名金像奖影帝,抛开这一层光环不说,光在《拆弹专家2》中对潘乘风这个角色的两面性塑造,得一个提名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番茄君认为,最终谁获奖不好说,要看主办方评委的主观认定和口味,但谢霆锋和刘德华入围不了影帝提名,则代表着港片的真正衰落。

刘德华这样的影帝,这样的演员,能给金像奖带去多少关注度,能让多少人打开金像奖的颁奖典礼,这些评奖委员会显然都没有考虑过。

于刘德华来说,14次提名,3次获奖,他并不需要金像奖来证明什么。可越来越衰微的金像奖,则真正需要刘德华来吸引关注,至少给港片保留一丝希望。

第二,是金像奖如今的评奖机制,对本港小众文艺片的狂热追捧,和对港味商业类型片的集体忽视。

翻看影帝、影后和最佳影片的提名,几乎是清一色的小众文艺电影。提名名单是小众文艺片,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评奖的时候,是否带着对港产商业类型片的偏见和忽视。

无论是《怒火·重案》还是《拆弹专家2》,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商业类型片。

如果金像奖的传统,就是像戛纳、银熊、金狮那样偏爱文艺片,我们倒还可以理解和接受。

但细数香港金像奖的传统,从来都不是偏爱文艺片的。在金像奖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卖座到爆的电影,也能找到不少经典的商业类型片。

可如今,所谓的金像奖,已经完全陷入了小众圈子的狂欢。

当一件事物越来越小众,它的发展必然会被阻碍,因为小众意味着话语权的抢夺,而金像奖从来都不是一场颁奖礼那么简单,它是香港电影的风向标,是港片的方向。

如今,方向变成了小众的、文艺的、只偏好情怀的,那港片因何崛起?又能怎样焕发生机呢?

三、“港片已死”夸大了,但港片确实走在“衰落”的路上

有人说港片已死,我说不对。

港片还没死,至少还没咽气。

这些年,我们见过不少优秀的港产电影和港味电影,《追龙》《无双》《怒火·重案》《拆弹专家2》都是。

可转念一想,我能想到的优秀港片,也就这么几部了。

曾经香港电影繁荣的时候,香港的影星和优秀的港片,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张口就能来十几部。

哪怕随便找一个吴宇森、陈木胜、徐克、程小东、杜琪峰、刘镇伟、王家卫、林岭东……任何一位的作品,全部说一遍,也都是好港片。

可如今,港片成了什么样?

《倩女幽魂》重映,《甜蜜蜜》重映,《大话西游》重映,《英雄本色》重映,《阿飞正传》重映……

香港导演要么出国,要么到内地,王晶成了烂片的代名词,徐克不再拍自己擅长的风格,刘镇伟开始炒冷饭,杜琪峰更是放下了导筒……

当一个人开始怀旧,就说明这个人老了。

当港片开始重复90年代的经典靠情怀圈钱,不也说明了港片在走向死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港片将死”不无道理。

特别是看完本届金像奖,至少港片的“衰落”,有自己不爱惜自己的成分在里面。

倘若港片还坚持走在这条看不见希望的小道上,那可能五年或者十年后的今天,“港片已死”的最终宿命将真正到来。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一一)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