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反套路,不断打破预期情节,电视剧《风起洛阳》在探案中展现洛阳盛景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21   浏览次数:190

《风起洛阳》海报

《风起洛阳》:

在探案类型中展开文化想象

陈 闻

《风起洛阳》剧照 黄轩饰高秉烛

高秉烛断情绝爱,毅然加入联昉组织;百里弘毅手无缚鸡之力却不惧危险,誓把牵涉国家安危阴谋一查到底;武思月不顾一己安危,冲入火场救人;白浪混迹市井,偶尔卖酒以次充好,却在帮高秉烛收集信息时不遗余力;裴谏为大理寺亭长,心里装着不良井的底层人,及时打开不良井与外界的门禁……对他们而言,神都洛阳的繁盛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风起洛阳》剧照 宋茜饰武思月

两位编剧曾在一版剧本中借剧中人之口如此评价洛阳——“众山拱卫,百川归流,万城之城,天下中州”。在武聪看来,洛阳和长安一样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也都曾在历史上作为文化中心而存在过。由于大运河的修通,加之毗邻长安的特殊地理位置,洛阳作为经济上对长安的补充支持,文化上的集大成者,带着中原广阔的地域优势。“从纵轴看,在隋唐全盛之前,洛阳曾是北魏王朝的首都。拓跋鲜卑从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出发,一路向南,最终迁都洛阳的百年历史,其实也是一个化外民族对中原的向心过程。这是一个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刀耕火种转向文章鼎盛的过程。不论是从横轴还是从纵轴来看,洛阳都是中华文化汇聚众长、承前启后的节点。从洛阳之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沿大运河向内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熟悉的文化分布形态。”青枚表达着她对洛阳的认知,同时也表明了这部电视剧作为爱奇艺“华夏古城宇宙”头炮的一种“企图”——用一种青年人喜爱的方式,展示中华灿烂文明的图景。

《风起洛阳》剧照 王一博饰百里弘毅

剧中,随着暴露的“春秋道”成员一个个被灭口,似乎“神都小队”永远慢一步,但这就是探案剧的节奏,也说明了“神都小队”正在接近真相。对于探案的情节设计,两位年轻的编剧十分有想法,“反套路,不断打破观众预期的情节,制造悬念”。武聪说,首先故事背景设置于圣人暮年,所有人都明里暗中在为圣人的身后事做打算,一时间暗流涌动、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每个人都可以是心怀鬼胎的,他们的立场、利益、诉求不同,每个人都有成为幕后黑手的理由。于是他们设置了非常丰富的人物群像,按身份分,有世家旧族,有圣人拔擢的新贵,有普通百姓,还有不良人这类小人物;按势力分,朝堂上有大理寺、河南府、内卫、联昉,各个势力的立场、行事风格、原则都不一致,并且互有制约。“有了这些多层次多角度的群像关系,就可以不断释放‘烟雾弹’,你以为的坏人,可能只是出于私心,并没有涉及核心阴谋;你以为的好人,可能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去做错事,也未必真是反派。”武聪说。

《风起洛阳》剧照

虽然《风起洛阳》是一部架空的作品,但营造一种充满文化感的氛围,始终是这部剧制作中的重点。谢泽在谈到接手这部剧的原因时说道,剧中既有大气的天堂建筑工程,也有深入民间的人民生活写照,兼具了正剧的正义感与商业剧审美。“题材是我喜欢且擅长打造的领域,整体故事的构建与画面的呈现也偏向‘写实’,是我喜欢的传统风格。”于是他为观众准备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城楼宫殿气势恢宏、游人如织、车水马龙、人间烟火、市井乾坤的瑰丽无比的神都长卷。他认为能让观众全方位沉浸式遨游在文化长河之中的关键则在于其大量的实景拍摄。在横店影视城拍摄期间,《风起洛阳》剧组共复原场景100多处,制景占地超4万平方米,不良井、百里府、内卫府、巽山公府、联昉、南市诸地场景皆为实景搭建;前期筹备120余天;动用群众演员超过2.5万人次,演职人员超过650人次;服装5000多套,造型饰品5000多套,道具超过1.5万组。许多场景都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热闹的南市既有酒肆赌坊又有南北商人,阴暗的不良井依石窟而建,神秘组织联昉所在楼阁中央象征光明的水晶佛头……等等场景刻画出了一幅洛阳盛景。

《风起洛阳》剧照

他们心中的家与国

主演黄轩:

高秉烛心中有大爱

问:你如何理解高秉烛这个名字的内涵?

黄轩:

“秉烛”出自汉代文人的一首五言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原本是感慨人生苦短,劝人通达世事、及时行乐的寓意,正如剧中的高秉烛,一开始他背负着血海深仇,活得很极端很压抑,在与“神都小队”一起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他也在慢慢地打开自己的心结,唤醒了内心的善良、大义,成为了一个心中有大爱、守护神都之人。

问:高秉烛作为洛阳最底层的人,虽曾为不良使,但他身边的人都终身不许走出不良井,并不被当朝视为普通人,为什么他还会对守护神都怀有那么大的热忱?

黄轩:

高秉烛始终是一个内心善良、有大爱的人,他会在被追杀的时候不顾危险救助一个孩子,会在“队友”有难的时候放弃多年来苦苦追寻的唯一线索……他一开始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兄弟、为了守护不良井的人,可是当他逐渐去调查、去了解幕后真相,他发现一个更大的阴谋,其幕后的组织可能会危害整个神都的时候,他内心的良善不愿意让整个神都百姓陷入灾难,从而他选择去守卫神都。

问:在高秉烛决定加入联昉时,很多观众扼腕叹息,他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什么?他没有感觉到他内心深处对武思月的情感吗?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黄轩:

决定加入的原因一方面他发现面对整个“春秋道”,他自己个人力量太薄弱了,他需要与一个强大的组织联手获得线索。另一方面他的娘亲去世给他造成很大的冲击,他觉得自己孑然一身、无牵无挂。

他和武思月的情感,他应该是感觉到了的,剧里他在加入联昉的时候其实内心也想起了和武思月相处的点点滴滴,但在高秉烛的认知中,和找到幕后真凶比起来,这样的儿女私情是可以牺牲的。

对于高秉烛来说不是值不值的问题,是他眼前唯有找寻真凶复仇这一条路,他可以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问:如何看待小人物,就像高秉烛,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

黄轩:

这个剧是架空题材,不涉及历史。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看法是小人物在历史中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小人物,他们一起创造了历史,我们的历史才更加精彩纷呈。

导演谢泽:

神都安危与每个百姓深深绑定

问:“守护神都”是剧中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您的想象和历史回望中,神都洛阳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而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谢泽:

“守护神都”这句话在武思月身上是体现比较明显的,她是内卫,她的行为准则就是“承天守序、护鼎神都”这八个字。而对于百里弘毅和高秉烛来说,他们在探案过程中,也逐渐把这种国家大义、守护正义之事当成己任,凸显了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小人物精神。所以在我的想象中,神都洛阳对于百姓而言,可以很遥远,可以是繁华的南市、恢弘的天堂等等外表壮丽秀美的城市风格;也可以很近,因为神都的安危与每个百姓都是深深绑定的,所以每个百姓也是守护神都的关键所在。不仅仅是内卫、大理寺,甚至是不见天日的不良井,或者是联昉的间风、神足等等隐藏在市井之中的情报人员,这是一件全民性的事情。

问:如何处理人物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刚开始百里弘毅只关心美食和工缮,高秉烛只为给兄弟报仇。

谢泽:

高秉烛最开始是满心复仇且有贪婪欲望的,他五年都睡在棺材里,是一个很隐忍也很克制的人,所以他在以为自己找到凶手的时候露出那种带有贪婪欲望的笑容,其实是接近“变态”的感觉。但在后来与武思月、百里弘毅慢慢互相信任、合作探案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相信别人。在这个过程中,高秉烛慢慢不再以自己的私仇为第一要义,逐渐把国家大义等放在心中。尤其是与武思月的单独相处中,更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无助、可怜、隐忍,展现人物应有的多面人性和成长发展。

百里弘毅起初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杀害父亲的凶手,之后是协助武思月、高秉烛,共同揪出春秋道的幕后黑手,不惜以自己为诱饵。所以百里弘毅的心中其实是有大义的,他从来没有把他父亲的死变为压倒自己的石头,反而是积极应对一切。他跟柳然之间的感情线,也侧面说明百里弘毅并不像他表面那么冷酷无情,他只是不善表达,他也有温暖的一面。

编剧青枚、武聪:

由“忠”趋向“义”,也是一种人物的转变

问:对剧中几个主要人物,他们身上的“忠”和“义”,您是如何定义的?

武聪:

高秉烛、百里弘毅、武思月他们的行动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对抗春秋道的阴谋,但这三人身上的关键词不同,所以他们的忠义是有些差别的。

高秉烛的关键词是“复仇”。他虽然嘴上挂着,为了复仇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放弃,但是他内心守护神都的“义”一直存在,神都对高秉烛来说,最开始是不良人向往的新家园,后来,他发现神都值得守护。高秉烛这个人物有明确的成长弧光,由“忠”趋向“义”,也是一种人物的转变。

百里弘毅的关键词是“求真”。关于真,可以从很多维度去理解,比如说百里弘毅身上率直真诚的赤子之心;也可以说是他执着于探究案件的真相,追究父亲死因背后的阴谋;还可以说,百里弘毅其实一直在思考世界真实的本质。他和高秉烛不同,自幼博览群书、记忆超凡,这也造就了他的性格。常人在意的人情世故、社交法则,他并非不懂,而是在典籍中早已看多了。所以,他“忠”于内心,是个极富哲思的角色。

青枚:

同样,从这个角度,百里弘毅的“义”其实体现在他关怀别人的感受,在他眼里,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有必要,他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世界,关照他人的感受。比如说,他会为了让父亲开心,选择成婚,也会为了安慰柳然,做自己本不在乎的事。

武思月的关键词是“守序”。她的“忠”“义”体现得更加直观,武思月作为神都的守护者,忠于圣人,忠于万民,忠于神都。她是个热心肠,见不得不公平的事。她会为了根本没见过面的高秉烛的兄弟在坟前立誓,也会为了因公殉职的韩执事而深切自责。她的义更多来自于她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天然对旁人的同理心。这一点放在她所身处的历史环境中尤为难得。

《风起洛阳》海报

华夏古城传奇剧兴起背后的

都市审美奇观

刘芊妤 张慧瑜

2021年年底由爱奇艺平台推出的华夏古城传奇剧《风起洛阳》从开播起就一直热度不减,能够看到古装探案剧所具有的独特叙事结构和共同的文化想象空间。2004年《神探狄仁杰》横空出世,古装探案剧逐渐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自此之后,这一类型的作品凭借引人入胜的悬疑情节和华丽精致的视觉奇观,自成为一类独特的影像叙事文本。而网剧时代的到来,使得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开始争相自制古装探案剧,从2017年的《热血长安》,到2019年风靡全网的《长安十二时辰》,再到2021年上半年推出的《御赐小仵作》,均凭借紧凑的剧情与精细的视觉效果而以较高的口碑收官。

三线并进的快节奏叙事

电视剧《风起洛阳》第一集的开头,使用了电脑合成与实体景观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几个推拉镜头的快速拼接,迅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观众迅速沉浸到盛世洛阳的宏大气象与氛围之中。最后画面迅速集中在一口棺材上,男主角高秉烛打开棺材盖,蓬乱的头发与破烂的服装昭示着人物的性格,即桀骜不驯且有勇有谋。随后,通过对主要人物的视线追踪,在川流不息的街市中出现了第二个主要人物武思月,在接下来的几场密集的打戏中,主要突出了女性角色的超强武力和过人胆识。区别于传统古装剧中贤良温柔的女性形象,古装探案剧中的女性角色必须抛弃可能存在的花瓶倾向而起到推动剧情的重要作用,因此,《风起洛阳》中的女主角便被设置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朝廷内卫。

镜头脱开武思月,经过几个快速拍摄繁华街道的推镜头,引百里弘毅出场。区别于高秉烛粗犷的男子气概,百里弘毅被设计成为了更加儒雅文气的男子形象,成为三人组中的脑力担当。三位主要角色在第一集的前八分钟全部出场,打破了传统电视剧精雕细琢式的用大量对话和细节逐一引入角色的模式,这种蹑影追风式的剧情推进与镜头运用使得观众必须保持高度精神集中的状态投入观看。在之后的剧情中,三位主角各自展开调查而形成三条叙事线索,而这三条线索又通过交替剪辑的叙事方式呈现出相互交叠的状态。一个又一个小谜团被逐一破解之后所呈现出的线索又指向一个新的更大的谜团,最终三条主线交汇,完成本剧最大的悬念。

与快速的运动镜头相配合的,是制作方对打斗场景的着墨,与为了推进剧情发展而被省略的许多细节不同,这种富有视觉和心理双重刺激的暴力美学从第一集开始便占据了较多的篇幅,与快速推进的剧情相互配合,满足了现代快节奏都市社会中观众对密集刺激点的需求。

明艳华服下的黑

暗谜团

以探案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讲求设置问题,同时引导观众随着剧情的层层递进,通过已知的线索推理出未知的事实,最终得出能够解答问题的真相。悬疑本身便带有一种神秘性,能够刺激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得观众们愿意跟随主角的视线去完成对事实真相的还原,并且为主人公们在危险场景下的遭遇而担惊受怕。

《风起洛阳》的开篇首先向观众介绍了“告密者”这一角色,提供了第一个已知的信息点,而后告密者被追杀,向观众提出了问题:告密者要告什么密?为什么会被追杀?之后观众跟随男主角的视线发现受害者身上独特的刀伤形状后,获取了新的线索。在探案剧中观众承担了两种角色,既是观看主角破案的旁观者,同时也是破案者本身,两种角色在观众身上产生了统一并且不断切换。因此,当《风起洛阳》中的主人公高秉烛潜入大理寺对杀害告密者父女的凶犯进行套话,以及之后私自潜入停尸房查看被受害者的伤痕时,紧张气氛的渲染与黑暗的画面交织,能够让观众迅速代入主角所处的情境,沉浸在事先安排好的“未知”的危险性当中。

黑暗的死亡叙事也是悬疑剧不可或缺的要素,从告密者父女的遇刺,到杀死告密者的凶手在大理寺的离奇死亡,再到百里弘毅父亲在儿子大喜之日的中毒身亡,象征着悬案的升级。死亡意味着沉默和伤害,意味着需要主人公和观众解决的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克服对无辜死亡者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创痛。如果说悬疑的黑暗性让观众陷入某种压抑且紧张的状态,那么古装所起到的明艳的视觉张力无疑放大了这两者对人感官所产生的冲击。制作方通过技术支撑,将想象中豪华的洛阳都城具象化,展现出恢弘富丽的景观,而剧中出现的服化道均细节考究、十分精美,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精致的画作,这种奇观式的视觉体验满足了当下都市观众的审美想象。《风起洛阳》一方面从心理层面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与猎奇心态,一方面也让观众享受到华丽的视觉体验,二者的反差与结合,从多重层面上满足了古装探案剧所带给观众的奇观感受。

《风起洛阳》剧照

基于河洛文化的想象空间

华夏大地,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儿女五千年的神州大地,有着我们时至今日都取不尽、用不竭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库。洛阳,便是华夏文明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家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兼顾现代审美与中华美学作品的趋势下,《风起洛阳》成功发掘了洛阳这一继长安之后的又一地域IP,承担了继续唤醒民族传统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角色。

作为当下最具有想象空间与创作空间的艺术品类,影视剧无疑是向大众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在此过程中,创作者用影像的力量打造出一个可与观众对话古今的场域。影视剧中的洛阳是由创作者的设计与观众们共同的文化想象交织所构建出来的,是对地域文化的真实的复现,当这种复现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便能够成为观众们心中对古城洛阳的集体认同。这份集体认同,在《风起洛阳》中切实观照到了古与今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连接。

《风起洛阳》剧照

剧中出现的用大豆高汤熬煮薄如蝉翼的冷泉黑鱼片,是洛阳富有代表性的食物,而加入了水果和其他佐料的酥酪、闻名中外的羊汤胡辣汤、顺水而下的流觞曲水席等,也在无形中宣扬了传统的洛阳饮食文化。剧中天堂、明堂的建筑设计、与109坊和南市的城建布局,共同构建神秘而又绚烂的神都盛景,就连叉手礼、跪拜礼等等礼仪风俗,也都是制作方经过多方考证并设计后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符号,也为剧中所打造的洛阳世界注入“人文的灵魂”。

《风起洛阳》剧照

故事虽为虚构,但洛阳文化的呈现却是“真”,马伯庸曾在采访中谈道:“我希望的是展现一个鲜活的洛阳城。何谓鲜活?即是充满生活气息、真正有人味儿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华丽空洞的布景。这种人味儿的体现,即是在于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越是琐碎,越能还原当时的氛围,让读者信服。因此包括南市在内,我希望探讨的是洛阳城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出这种关系,才能写出活的洛阳城。”因此,充满悬念的故事置换了真实的历史,以放大洛阳传统文化为中心,最终所满足的是都市社会中人们对精致与好奇的追求。

《风起洛阳》设置了发生在洛阳古都的传奇故事,在充满浪漫气息与想象力的包裹下,这里有关洛阳的市井人文与传奇,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那个作为东方丝绸之路起点、地处三川河谷之处的神秘洛阳的另类视角。不可否认的是,《风起洛阳》在传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尝试。

(刘芊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张慧瑜,北京市文联2021年度签约评论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THE END
*
*
*
*